642a5967-5e03-446e-9f62-8c992cae245ccopy.jpg)
本報訊(通訊員 趙程) 7月17日至7月23日,重慶大學“執綠啟航暨童心繪夢”社會實踐團和“環保者的長征路”社會實踐團赴云龍縣開展暑期“三下鄉”社會實踐活動。
實踐團隊由重慶大學文、理、工、商、藝術等專業的14名學生組成,活動以“情系邊遠農村教育、賦能鄉村全面振興”為主題,以舉辦支教夏令營活動和鄉村振興主題調研為主要抓手,青年學子們用自身的實際行動積極投身到助力當地教育、產業、文化等鄉村振興行動當中。
7月16日,實踐團成員們由重慶出發經過長達12個小時的長途跋涉,安全抵達到了云龍縣漕澗鎮,當晚漕澗鎮團委與實踐團就活動期間的安全紀律問題舉行了座談。
7月17日上午9時,隨著夏令營開班儀式的啟動,為期7天的實踐活動正式拉開帷幕。實踐團面向漕澗鎮二至五年級的97位同學們,以“鄉土主題課+興趣課+實驗課”的模式,設計出了關于青少年兒童視野拓展、環??破?、科技創新、文化傳承、心理健康、體育運動等多種類的主題課程,意在打破地域、經濟等因素造成的教育壁壘,幫助云龍縣青少年兒童拓寬眼界、助力他們成長為理想遠大、品德優良、快樂健康的新時代好少年。
課堂上,“小老師”或以“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”為方向,向同學們講解可持續發展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意義、污水處理的相關過程、綠色低碳出行的基本方法以及溫室效應、碳達峰碳中和、垃圾分類等環??破招≈R;或以“帶你見識不一樣的語數外”為方向,帶著同學們一起用“割圓術”的方法解起關于圓周率的問題,利用節拍、音樂聯想、身體字母操等巧妙地記憶26個英文字母和英語口語的簡單句式,穿越回清朝與《儒林外史》作者吳敬梓對話;或以“動起你的雙手”為方向,手把手帶著同學們制作水果電池,開展覆杯實驗和魚缸換水實驗、利用廢報紙、廢塑料瓶制作手工制品等變廢為寶小實驗,制作既實用又充滿特色的手繪紙袋;或以“關注我們自身的健康”為方向,從拒絕校園欺凌、情緒管理、生理教育等方面出發,幫助同學們培養自我保護意識、學會調節情緒、預防性意識困擾,還帶著同學們舉辦了趣味運動會,讓同學們不僅身體健康動起來,心理健康也跟著一起“動”起來。
7月23日上午10時,伴隨著參加結業式的全體人員喊出“321,茄子”的合照口號,本次“三下鄉”活動也就此落下了帷幕?!?天的支教旅程,快得像漕澗的雨,雖是一剎那的光景,卻潤澤了一方生靈;一周的相互陪伴,美得像漕澗的云,帶著外面世界的精彩而來,伴著微風與孩子們的歡笑而去。祝福所有的孩子們如星燦爛、如風自由,心有所向、揚帆遠航?!睂嵺`團成員張臣喆和楊宇在支教最后一天的總結中溫柔地寫道。
支教之余,實踐團還進行了鄉村振興的主題調研,采取實地走訪、問卷調查、專題訪談等方式,參觀了漕澗鎮萬頭奶牛牧場項目、鐵廠村百畝三七種植基地、云龍縣三源沙鰍魚種廠、新勝村高原特色牛蛙養殖基地、仁山村阿昌族文化和歷史展覽館以及漕澗社區農家書屋等,通過對漕澗鎮鄉村振興、產業發展、項目建設、基層治理和民族文化的深入了解,對漕澗鎮著力打造“綠色養殖重點區、加工制造示范區”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,更加體會到了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意義,從田間地頭中汲取到了“實踐”力量。
在這場愛與責任的實踐中,來自重慶大學的青年學子們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,點亮了云龍縣漕澗鎮青少年兒童心中的星星之火,照亮他們認識世界、追求夢想的漫漫征途,也通過對基層的深入調研,更加堅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,在心中種下了讓青春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熱烈綻放的錚錚誓言。